莫斯科時間2月24日清晨5時55分,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演說,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他聲稱沒有計劃佔領烏克蘭,但尋求烏方的非軍事化,呼籲烏軍投降。普京宣戰後不久,烏克蘭首都
烏克蘭的市民,甚至是記者,現在主要靠社交媒體接收資訊。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網上湧現大量的假新聞,到底人們該怎樣處理不同的資訊?《誌》記者訪問Victor Tregubov,了解在大時代中記者內心的掙扎、烏克蘭現今的傳媒生態以及俄烏之間的資訊之戰。
ViuTV劇集《IT狗》無疑是一齣大放異彩的電視劇。它宛如白圭之玷,卻讓香港觀眾愛不釋手。劇集題材圍繞香港Start-up和IT界,因內含大量啜核貼地笑位,以致於網上及連登討論區的人氣節節上升。開始前
去年(2021年)12月, 在瑞典舉行的一場歐洲安全會議上,俄羅斯外交部長Sergei Lavrov 嘗試阻止北約繼續擴張,歐洲可能會重回「軍事對抗的噩夢」。多個月來,俄羅斯不斷調動軍隊和機械武器,又
約一個月前,2月4日,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北京冬奧前高調會面,會後發表中俄聯合聲明呼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應停止擴張,而俄羅斯則表態支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在中俄領導人會談席上,烏
2019年成立、支援反修例運動被捕者的「612 人道支援基金」因負責資金託管人的「真普聯」結束運作而停運。由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於去年年底創立的囚權支援組織「石牆花」亦在9月正式停止運作。瓜瓜隨即也因此失去了一個正式的「支援者」身分。
一年前機緣巧合下,蘇珊(化名)和一位母親碰面。這位母親的兒子剛被拘捕,警員到家裡搜刮了一輪,狂風掃浪葉,井然有序的家往後就亂作一團。談到傷痛處,母親在蘇珊面前崩潰大哭了。這是蘇珊第一次接觸被捕人的父母,真實的經歷撼動了她的生命,足足兩個星期都無法從痛苦中抽離。
七旬的陳父的兒子在一年多前因社會運動時間被捕。這一年多,為父的未曾睡好,也未曾好好吃過一頓飯。年紀大的身體也不好使,左眼爆了微絲血管,好不容易痊癒了,接著右眼也出問題。他路走多了腳也會痛,唯有一拐一拐地慢慢走,但他隔天就要出遠門,乘一個多小時的車,到收押所探望牆內的兒子。
《時代革命》下的隔岸擁抱
香港在國安法通過之後迎來新常態。其中一個常態就是香港電影不能在香港看。《時代革命》入圍頒獎典禮,代表香港人的故事備受肯定和關注,偏偏香港人只能在網絡世界看到短短的預告片,盡力為電影造勢和搖旗吶喊。 機
香港開埠180年,經歷瘟疫、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淪陷、六七暴動、規模大大少少的移民潮,香港人在過去兩年,好像走進歷史軌跡,一次輪迴歷史的苦痛。疫情隔絕了我們肉體上的連結,全球隔絕,集會有罪,情緒苦無出路
活在2020 、2021 的新香港,一覺醒來,看過幾則新聞,彈指之間,這邊廂早餐伴隨哪個被捕的新聞頭條,那邊廂疫情肆虐人心惶惶,放工後又趕住出席家人、朋友的Farewell Party。昔日赴機場迎接
1989年,葉蔭聰是學生,參與公民運動,2019年,我是學生,參與公民運動。身份的交替,其實是時代給我們深深的烙印。 八、九十年代香港逐漸建立公民社會,很多公民組織如雨後春筍,不少公民社會的元素開始湧
編者話:主編早前在日本戲院觀看《Drive My Car》,濱口龍介確有再創造的能力。明明村上春樹只寫了40頁短篇小說,濱口龍介可以編成三小時的長編電影,故事舞台本身發生在東京的小故事,濱口龍介一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