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疫情,新科議員陳運通(沙田顯嘉區議員議員)看盡議會光怪陸離。11月24日區議會旋風式大翻盤,民主派會做到建制派的烏托邦——「民生最優先、政治放一邊」?
採訪:關震海、麥顥徽
武漢肺炎,全球肆虐,浪漫的意大利,或守規矩的日本一樣封城救國,全球也要求抗疫資訊流通。三月,網上自我隔離名單民間流出,沙田區議員上門為求證真偽,親身到衛生署,衛生處職員不置可否,有職員求求議員放他一馬,「《香港01》篇報道就是我們的回覆,你們走吧」。民政事務署購入大量消毒搓手液,區議員不知;搓手液悄悄流入鄉議局,區議員一樣懵然不知,只能靠議員間whatapps 流傳消息,最後收到的消息竟然是:「消毒搓手液已派晒啦」。一場天翻地覆的地區議會勢力巨變,政府最後翻地天覆地架空制度,減低透明度,令素人區議員目瞪口呆。

「一個口罩,根本完全政治化。」 縱然拿一個口罩有多難,陳運通認為,議員的角色只是協助採購,他委託印尼朋友到口罩廠「試貨」,然後協助市民訂購,而不是跟建制派鬥派口罩,「我唔怕畀人鬧,不會在街派,因為我哋不是為了一張大合照」。綜觀新年至今的「口罩之亂」,素人陳運通語帶唏噓:「11月24日,香港根本談不上一個『贏』字。」「『顯徑』個站新開喎」,沙田官民關係火藥味十足,記者打算混一些社區話題。「我唔會去顯徑站影相,費事同佢賣廣告。」戴著黑色口罩陳運通,拉一拉口罩,按實口罩鼻上的鐵支,語氣堅定說。頃刻陳議員保持微笑,他說做一個「零放負」素人區議員。面對荒謬,曾是心理輔導員的陳運通快過「三個月試用期」,他始終認為「做區議員,最重要是心理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