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吹哨者程序》召港大校長張翔解釋財務爭議 校生校委促盡快獨立調查

張翔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尊重學術自由」。(港大YouTube頻道)

多間傳媒連日報道,港大校長張翔涉及多宗投訴。《香港01》報道其中一宗投訴,是張翔接受今年被美國制裁的上市公司「納思達」的千萬人民幣捐款,其控訴包括張翔要求將捐款撥入內地生的奬學金,而奬學金申請要求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若此事屬實,港大此行為變相是替被美國制裁的公司「洗錢」。對於多項有關張翔的投訴,張翔向校委會發律師信,要求延遲會議一個月以上,並要有律師在場。

港大校務委員(本科生代表)戚由康接受《HKFEATURE》訪問時表示,要求盡快獨立調查事件,「正式聆訊他有法律代表權,校長可以不作出任何回應,但不能作為拖延的藉口。」

「納思達」6月被美國制裁  港大指「洗黑錢」與事實不符

《香港01》報道指出,港大校長張翔涉及多宗投訴,包括涉及豁免招標聘用美國獵頭公司招聘副校長及醫學院院長、豁免招標以205萬元購買校長座駕、在教職員聯誼會裝修工程時使用校方資金等。據悉港大校務委員會原定周二(3日)加開特別會議,討論對張翔的投訴事項。

《香港01》指出,其中一項指控涉及遭美國制裁的深圳上市公司「納思達」,透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予港大,作為內地生獎學金。據協議內容,申請獎學金的學生,要「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

當港大接受款項後,校長辦公室曾要求將捐款撥給「港大戰略發展基金」賬戶,校長辦公室作為預算持有人,但最終因協議條款而擱置。「納思達」及其8家子公司,今年6月遭美國國土安全部納入「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的實體名單中,涉嫌在中國新疆地區使用強迫勞工。

港大發言人向《香港01》表示,有關捐款一直存放在大學的賬戶內,從未被轉移到「港大戰略發展基金」,對於有人提出的「洗黑錢」指控,完全與事實不符,對大學、捐款者及相關團體都構成嚴重誹謗。惟港大沒有指明「有關捐款」存在哪個戶口,亦沒有指明是「納思達」的款項。

2018年張翔獲委任為港大第16任校長。

張翔向校委會發律師信 要求押後緊急會議 

另一指控為港大以豁免招標形式,花費33萬美元聘請美國獵頭公司「Isaacson Miller」,全球招聘負責大學拓展的副校長,以及醫學院院長,豁免理由是「相信是唯一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供應商或產品」。

《明報》指出,張翔於周一(2日)下午向校委會發律師信,稱特別會議議程涉及對他極嚴重的指控,為求公平要求會議延期四至六星期,並提出任何會討論他品行的相關會議,都可由律師陪同出席。張翔回覆《明報》時指,近日事件「相信是有人有組織地蓄意而為」,有人洩密扭曲事實,對他構成嚴重誹謗,決定向律師索取法律意見。

2019年,張翔曾被問及雨傘運動普選的議題,張曾言他是保持言論自由環境的領導者:「我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表達的大學環境,來保持研究與學術自由」

校委會代表建議成立調查委員會

港大校務委員(本科生代表)戚由康周二(3日)早上發表聲明指,包括他在內的校務委員分別收到吹哨者(whistle-blower)提供的大學內部文件,指控張翔涉嫌不當管理大學財產。

戚由康於上周五(29 日)去信作為校委會秘書的教務長余嘉雯,要求校委會主席王沛詩根據《校務委員指引及守則》,向公眾交代校委會就有關事件的決定。戚由康在聲明指出,校委會作為最高管治機關,有責任從速處理投訴,認為有關文件已構成《吹哨者程序》第4條所定義的表面證據(prima facie evidence),促校委會據相關規程成立調查委員會。

戚由康表示,校長有權請律師出席,但是否批准是由主席王沛詩決定。(Campus TV, HKUSU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截圖)

戚由康又指,若然指控屬實,是「漠視大學典章制度之舉」,將嚴重損害大學聲譽及利益。他認為,校委會必須從速處理有關指控,唯有公平、公正和公開的調查,方可令事件水落石出。

修讀法律的戚由康接受《HK FEATURE》訪問時指出,校長接受紀律處分之前,絕對有權聘請律師,他亦有權決定作出回應與否,《普通法》已賦予校長這些權利,「不能作為拖延的藉口,現階段他可否這樣做,最終是校委會與主席的決定。」

李家超周二(3日)被問到港大是次風波,他回應:「在現有的制度,大學自己去管理大學的內部事務,由大學的校務委員會同校長各司其職去負責,任何投訴或事項都必須按照應有的程序處理。」

港大校委會主席王沛詩(左三)要求校長向公眾交代。(《誌》資料圖片)

張翔上任後全力「北望神州」

2018年7月,美籍華裔科學家張翔在一片爭議聲中,接替提早一年辭職的英國籍醫學學者馬斐森出任香港大學校長。在張翔上任之前,校友早質疑他的管理能力和經驗。事實上,在張翔在任以來,香港大學持續「內地化」,包括疑有中共黨員身份的內地學者,獲任命為副校長;加快「北上」在深圳籌建分校;另一方面扼殺校園內的結社和表達自由,拒絕承認學生會,並配合港共政府從校園移走豎立24年、紀念「六四」的「國殤之柱」。

現年59歲的張翔,江蘇南京出生,南京大學物理學系碩士畢業後,1989年赴美國留學,199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系博士後,曾留校任講座教授,2015年獲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直至2021年「八九六四」32周年,港大學生依然可以在「六四」前夕擦洗「國殤之柱」。(《誌》資料圖片)

2017年12月,擁有多年海外科研經驗的張翔,獲港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提名為下任校長的唯一人選。張翔當年在呈交給委員會的建議書,指港大發展應該「面向中國」,提倡港大主動與中國不同大學合作,甚至接觸中國教育部以獲中央資助發展科研,引起師生關注。

「本人非常榮幸,就任香港大學第16任校長。我準備聆聽,我歡迎建議,並盼望與你們在校園相聚。」當年張翔上任時在校方宣傳片說,自己將廣開言路,歡迎師生各方建議。不過,他在捍衛自由方面就強差人意。

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7月3日張翔以校長身份發表聲明,回應「七一」立法會大樓被示威者闖入事件,表示「破壞性的行動應予讉責」,已惹來部分港大師生不滿。

7月12日晚上,逾300港大學生、舊生和教職員在港大校園集會,要求校長撤回聲明,隨後步行到校長官邸,要求張翔出來對話。張翔當晚在官邸外與學生對話這樣解釋:「我其實是譴責打碎玻璃的行為,這些行為把事態推至悲劇邊緣。我並無意指向學生,你們知道當時有很多人在那裡,簡單地指我『譴責學生』並非準確。」

2021年12月23日清晨,港大將豎立24年的「國殤之柱」拆卸。(《誌》資料圖片)

聖誕節前夕漏夜移除「國殤之柱」副校否認是共產黨黨員

至2021年7月7日,港大學生會評議會通過「哀悼」七一刺警案疑兇的動議,事後學生會雖然道歉及辭職,但涉事的30名學生,被港大無限期禁止進入校園及使用大學設施,當中更有4人被控「煽惑他人有意圖而傷人罪」,學生已認罪候懲。

同年10月,校方稱接獲團體舉報,指自1997年6月起豎立在香港大學黃克競樓平台的「國殤之柱」違反《港區國安法》,要求校方移除;最終校方在聖誕節前夕的23日凌晨,鬼崇地派人移走「國殤之柱」。

實施《港區國安法》之後,港大校政亦全面內地化。2020年10月,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任申作軍,和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分別獲聘請為副校長(研究)和副校長(學術發展)。其中,申作軍被傳媒揭發當時身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任兼黨委委員,但他其後向傳媒否認自己為中共黨員,強調自己為「美籍華人」。

親北京人士上任後,港大進一步「北望神州」。2021年4月,選址在北京市朝陽區亞洲金融大廈的香港大學北京中心開幕,張翔致辭指明,北京中心的目標是「立足北京、融入中國、擁抱世界」。申作軍接受左報集團訪問時說,他本人將負責監督港大在深圳設分校事宜,強調港大於深圳設校區計劃是「一所大學,兩個校園」,深圳校區落成後,所有師生可自由往返兩地。

返回

3名浸大生928校內默站紀念雨傘運動被帶走 老師替學生寫求情信

繼續

【香港電影回歸】周潤發:香港電影在回歸後起「變化」 中港兩地審查電影人政治背景

最新

【聾人求診記】疫情間我患上驚恐症、患癌

鍾志強慘劇揭示聾人在醫院應診與住院的溝通問題,當中醫院手語傳譯服務安排、家人陪診的角色、視像傳譯的必要性均需要更多討論。《誌 HK Feature》找到曾患情緒病的聾人,兩位受訪者均透過手語傳譯員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