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之爭」—— 後新冠病毒時代的科技競賽與副作用之迷

自上年12月起第一支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歐美正式推出市面,有關疫苗的新聞便成為每日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尤其在香港政府開始提供疫苗接種後,有關的新聞更是充斥著香港社交媒體的每個角落。那邊一個剛打針後中風,這邊又一個打針後面癱,好像接種疫苗也是一場賭博,就賭它能減低感染機率且沒有太大的副作用。

目前能供市民選擇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種類繁多,到底它們當中又存在著有何差異?

疫苗到底有何用

要了解不同的疫苗種類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疫苗在對抗傳染病時有何作用。在身體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使出渾身解數去對抗在體內大量繁殖的細菌病毒。但免疫系統初次辨認和製作抗體需時,所以疫苗的使用正好令身體在一個壓力較低的情況下「學習」病毒並進行對抗,到身體下次再遇見該病毒時便能迅速應對,大大減低感染後的嚴重性。我們要對抗橫奪全球超過三百萬人性命的新冠病毒,全民接種疫苗是策略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疫苗競賽的群雄割據

在研發新藥的過程中,臨床實驗的數據往往是藥物能否推出市面的基準。一般而言,新研發的藥物只要能通過第三輪人體臨床實驗,大部分都能獲取臨時藥品上市的許可。截止2021年4月中,通過第三輪人體臨床實驗並在全球廣泛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共有13款。而第14款流通市面的疫苗,則由俄羅斯研製,並在未有經過第三輪人體臨床實驗下,獲俄羅斯總統普京批准在該國內臨時使用。

製作疫苗的技術可以大致分為兩大種類:使用病毒不同部分製作的疫苗(component vaccines),及全個病毒製作的疫苗(whole vaccines)。在使用部分病毒製作的疫苗中,又有分使用蛋白質亞基(protein subunit)、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非複製型病毒載體(non-replicating viral vector)等的技術。至於傳統使用全個病毒所研發的疫苗,則大多使用了滅活(Inactivated)技術製造。

14款獲臨時藥品上市許可的新冠病毒疫苗當中,由中國主導研發的共有五款。其餘研發成功的國家還有俄羅斯、印度、美國,和英國等國家。然而,中國製的五款疫苗暫時均未有受到世界衛生組織認可在其向全球發放疫苗計劃「COVAX」中使用。除此之外,在這五款中國研製的疫苗中,又有三款是用了最為傳統的滅活技術製作。

製作技術 與 其安全性
和成效的爭議

mRNA 技術非複製型載體技術蛋白質亞基技術傳統滅活技術

在這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科技競賽中,首先跑出的有復必泰(Comirnaty)疫苗。此疫苗製作上使用到的mRNA 技術是由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 SE)開發,並與全球最大製藥公司之一美國輝端製藥(Pfizer Inc.)合作研製和進行臨床試驗。

其實以mRNA製作疫苗是近數十年來較新的技術。它不但沒有使用活病毒的感染風險,在生產上亦比傳統疫苗更快更容易。目前新冠病毒mRNA 疫苗是把能製造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的基因排序送到人體,然後讓身體細胞在讀到基因排序後不斷製造棘狀蛋白,引發免疫系統記憶和攻擊此種病毒蛋白,從而增加身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但由於mRNA疫苗的製作過程不需要經過細胞培養等工序,所以在完成第三期人體臨床實驗之前都無法估量其安全性、療效及保護期。

除了復必泰外,還有最近才推出市面的莫德納(Moderna)疫苗都是使用mRNA 技術研製。但目前受世衛所認可在COVAX中使用的七款疫苗、及被世衛列入緊急使用清單的四款疫苗中,只有復必泰為唯一採用mRNA 技術研製的疫苗。

復必泰疫苗雖然在第三期臨床實驗中達到95%的有效率,甚至有效對抗巴西(P.1 variant)、英國(B.1.1.7 variant)及最新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B.1.427, B.1.429 variant)的變異新冠病毒,但因須存放在攝氏零下60至90度的低溫,令疫苗始終難以在民間普及使用。至於莫德納的有效率亦能達到94%,而且也能有效對抗當前除了南非(B.1.351 variant)以外的變異新冠病毒,但存放溫度仍然需要零下20度的低溫。

使用非複製型載體技術製作的疫苗中,則有最近事非纏身、由英國牛津大學與瑞典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 Plc.)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AZD1222)為代表。

此技術多年來於其他疫苗製作上亦有使用,其安全性及效用一直有目共睹。非複製型載體技術是以對人體無大害的腺病毒(adenovirus)作為載體,將新冠病毒的基因以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形式傳到人體細胞當中,讓細胞的mRNA讀取並轉譯和製造棘狀蛋白,從而誘發免疫系統對抗。

阿斯利康疫苗在第三輪臨床實驗後所公布的有效率為76-80%,但對南非與巴西的變異病毒的效用則未有數據支持。可是由於阿斯利康疫苗能於攝氏2至8度中保存,較方便物流運送,令其成為世衛首款認可在COVAX 計劃中使用。此外,阿斯利康亦是目前唯一一家藥廠承諾不會在這次疫苗競賽中牟利,而且已經將研製技術開放授權給其他廠家生產,以增加疫苗產量及全球流通性。阿斯利康疫苗也是其中一款被世衛列入緊急使用清單的疫苗。

然而在2021年2月,有兩名奧地利女子先後因接種此疫苗後引發凝血障礙,令歐洲各國以至全球對疫苗的安全性感到疑慮並暫停接種。及後在3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指阿斯利康所提供的第三輪臨實試驗數據有偏頗,所以至今亦未完成審核該疫苗在美國的緊急使用許可。雖然世衛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都表示接種疫苗的益處比血栓塞風險仍然要大得多,但種種研究都指出阿斯利康疫苗有造成沙士型血栓塞的風險。在完整的安全調查報告發表前,多國目前暫停對年輕人接種此疫苗。

阿斯利康以外,還有強生(Johnson and Johnson)旗下的楊森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的疫苗(JNJ-78436735;Ad26.COV2.S)是使用到非複製型載體技術研發。這款疫苗亦是14款獲使用許可的疫苗中唯一只需要一針便見效,但有效率比其他疫苗較為遜色,只有66-72%。雖然成效未如其他藥廠研發的疫苗,但該疫苗亦獲世衛認可列入緊急使用清單。可是由於疫苗製作技術與阿斯利康同為非複製型載體技術,所以目前也同樣有血栓塞風險的隱患。在美國,自開始接種此疫苗的一個月內已經發生了六宗有關的血栓塞個案,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宣布暫停美國民眾接種,有待詳細調查後才會恢復該疫苗的接種計畫。

其他使用非複製型載體技術研製的疫苗有: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 Biologics Inc.)與軍事醫學研究院共同研發的克威莎(Convidecia)疫苗、俄羅斯聯邦衛生部加馬列亞流行病學與微生物學研究所(Gamaleya)開發的衛星5號(Sputnik V)疫苗,和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代工生產的阿斯利康(Covishield)疫苗。其中有關克威莎疫苗捲入在未完成第三輪臨床實驗便向其他國家尋求緊急使用牌照的公共衛生和道德爭議,及衛星5號疫苗在俄羅斯被倉促批准使用等問題,本文就不作詳述。

在使用新冠病毒不同部分研製疫苗的技術中,還有兩款使用了蛋白質亞基作為媒介的技術,分別是: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Anhui Zhifei Longcom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與中國科學院聯合開發的ZF2001疫苗,及俄羅斯國家病毒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VECTOR)研發的EpiVacCorona 疫苗。這種技術是利用傳送病毒的棘狀蛋白的蛋白質來刺激免疫系統去對抗,製造時不需要使用到病毒複製所需的基因,所以一般被認為安全性較高。但有關這兩款疫苗的數據並未有廣泛披露,因此也不作詳述。

滅活技術是製造疫苗最為傳統的技術之一,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有以此技術製作。滅活技術顧名思義,就是用了失去活性的病毒來刺激免疫系統對抗。而大部分以此技術研製的疫苗都能保存於攝氏2至8度。

印度巴拉特生物公司(Bharat Biotech)的Covaxin 疫苗、中國醫藥集團旗下的北京生物研究所的BBIBP-CorV 和武漢生物研究所的滅活(Vero cell)疫苗,俄羅斯丘馬科夫中心(Chumakov Centre)在未有進行第三輪人體臨床實驗便獲上市許可的CoviVac 疫苗,以及為港人熟悉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Sinovac Biotech)的克爾萊福(CoronaVac)疫苗,皆是使用了滅活技術研製。值得留意的是,在公布第三期臨床實驗的有效率數據時,科興疫苗的數據並未有包含60歲以上接種者的資料,而且在巴西的臨床試驗中心的成果更是只有50.7%,僅僅過世衛定下的合格線。

雖然傳統的滅活疫苗在理論上應該會對變異病毒較為有效,但有科學家認為使用滅活技術研製的新冠疫苗有效率比其他技術較低,所以滅活疫苗能否有效地減低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後的嚴重性仍有待商榷。

截止目前為止,13款疫苗只通過第三輪在成年人身上進行的臨床實驗,而第14款的CoviVac 疫苗更是並未通過。對於何時才能替兒童接種,研究專家指最快要到今年秋季才有望開始。

副作用之迷

藥是毒的一種。縱然科技再發達,令藥物能較準確地對準病因去發揮其效用,我們依舊不能避免用藥後會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亦即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副作用」。

有些在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是直接與疫苗有關,例如發燒,疲倦,及注射位置紅腫等,發生機率約每十個受接種者便會有一人。至於在接種疫苗後產生較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面癱和吉巴氏綜合症等,則大概每一百萬中會有一至五人,與在非接種疫苗的普通人口的發生率相約。

提到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嚴重副作用,我們不得不提目前令大眾人心惶惶,有關阿斯利康疫苗與沙士型血栓塞的關聯。從醫學角度來說,其關聯性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跡可尋。這兩年來一直有研究報告指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血栓塞的風險會上升,在醫學界甚至成為用來斷症的其中一個指標。

基於以上理論,由於疫苗的作用本是會令身體免疫系統誤以為感染病毒並作出對抗,所以在注射疫苗後有血栓塞的嚴重副作用並不是不無道理。雖然血栓塞副作用的後果非常嚴重,但接種疫苗後的血栓塞的風險(約一百萬人裡有三人)比乘坐長途客機後得到血栓塞得風險(約一萬人裡有兩人)仍然來得要低,而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減低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嚴重性,這也是為何世衛仍然支持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原因。

另外,縱然有病人接種疫苗後產生罕見和嚴重的不良反應,但由於接種計劃涉及大量人口,發生的副作用亦有可能是病人本身患有隱性的罕有疾病,未必全與疫苗有關連。而且,首批接種疫苗的民眾多為較年長者或長期病患者等的高危人士,所以接種疫苗後的死亡個案大多數都可能與疫苗本身無關。

至於有孕婦在接種疫苗後流產的問題,英國皇家產科與婦科醫生學會(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在其於本月9日更新的聲明中指出,如產婦有其他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而需要接種疫苗,在決定接種前建議先與醫生相討。

目前這14款疫苗雖然已經獲得不同國家的臨時藥品上市許可,但從研究角度來說實驗仍未結束。大規模接種計畫會增加隨機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的個案,這些數據能令研究人員就副作用的問題去修正疫苗,阿斯利康的血栓塞風險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復必泰
Comirnaty
阿斯利康疫苗
牛津-阿斯利康
2019冠將病毒病疫苗
科興
CoronaVac
購入750萬劑原訂購入750萬劑200 萬劑
頭痛、作嘔引發凝血障礙,
10多個國家停用。
接種後死亡的懷疑個案15宗
mRNA非複製型載體技術滅活技術
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
BioNTech SE
與 美國輝端製藥 Pfizer Inc.
合作研製
英國牛津大學 與
瑞典阿斯利康製藥(AstraZeneca Plc.)
共同開發
中國科興控股
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有效對抗巴西(P.1 variant)、英國(B.1.1.7 variant)
最新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B.1.427, B.1.429 variant)
變異新冠病毒
效率為76-80%,
但對南非與巴西的變異病毒的效用則未有數據支持
數據並未有包含60歲以上接種者的資料;巴西的臨床試驗中心的成果更是只有50.7%,僅僅過世衛定下的合格線
運輸過程需特殊保存,不易普及運輸方便運輸方便

達成群體免疫 後的下一步

若是認為在全人類接種疫苗後新冠病毒便告一段落,只能說「少年你太年輕了」。病毒雖在科學界稱不上為生物,但它比你我都要聰明。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我們要在病毒變異到疫苗不能防犯之前先達到最低限度的群體免疫。說易行難,目前種種研究指出,就算用上有效率數據上最優秀的復必泰,對南非變異新冠病毒的有效率仍然未有足夠的數據支持。正因如此,英國目前開始有混合疫苗的臨床實驗,有望使用不同技術製作的疫苗能提供更周全的保護。

廣泛接種疫苗至達到群體免疫的抗疫手法就成效而言雖然是言之過早,但在各國正積極研發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之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除罩相擁。

Hesther Ng

駐英國獨立記者、關心社會運動、醫療及電子消費
支持獨立記者

返回

土家故事館被裁霸佔官地 限八月前遷出 鴻福街小地標將消失

繼續

當2019年列為「社會動蕩」的框架 大型和平集會被假設「固有風險」

最新

花蓮大地震 震垮觀光業 鳳梨運輸成本漲一倍

在這次花蓮地震中,太魯閣國家公園是重災區之一,多條著名步道出現落石坍方,包括砂卡礑步道、白楊步道等。 太魯閣國家公園佔地9萬2千公頃,橫跨花蓮、台中與南投三個縣市,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勝地。台灣政府內政部

「戰貓」救不了台灣鳳梨 兩代農夫站在政治分岔口 

廣東人稱鳳梨為「菠蘿」,農夫說好食的「菠蘿」,不能太綠,黃中帶青代表又甜又多汁。世人為鳳梨添上政治顏色,對岸為進口設關卡;台灣政府在補助政策上亦築起堡壘,自由貿易潮流不再,花蓮鳳梨應如何自主?1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