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波烏邊境現場 等待回家的人們

Jalyna 為了家中的動物回家。(李雨夢攝)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去軍事化」及「去納粹化」的名目,聲稱要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實際是全面侵略烏克蘭,烏克蘭境內多個地區遭受空襲,首都基輔也無一倖免。大量烏克蘭婦女及兒童為了逃避戰火、被迫離開家園。據聯合國難民署資料顯示,自戰爭爆發之後,有多達1,400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有人留在國內,也有人以難民身分逃到鄰近的歐洲國家。

我在戰爭爆發一個月後,從英國飛到波蘭城市Krakow,再從陸路去到接壤烏克蘭的邊境城市Przemyśl。

由於地理上的緣故,波蘭是其中一個收容最多烏克蘭難民的國家,估計至今接收超過300萬名難民,而Przemyśl 是不少烏克蘭人跨越邊境之後,第一個抵達的城市。

接壤兩國的8個關口之中,波蘭Medyka 的邊境關口算是最有規模,那裏聚集了大量國際志願機構、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為剛入境波蘭的烏克蘭難民提供各種所需的資訊及協助。在那條搭建出來的「街道」上,有各式各樣的帳篷,有食物、熱茶、咖啡、電話卡,好讓逃離家園的人稍為安頓一下。

難民稍為安頓之後,會有巴士接載他們到Przemyśl 市內的難民中心,這所難民中心由一間大型超級市場臨時改建而成,裏面有大量烏克蘭難民逗留,也有大量義工在協助。逗留數天之後,難民們揀選下一個前往的國家及城市,便會去到Przemyśl的火車站,乘搭火車前往希望抵達的歐洲國家。

無論是在關口、難民中心、抑或是火車站裏,最常見到的畫面,是婦女們攜老帶幼,拖着行李,來到鄰近的陌生之地。而小孩們的手上,抱着的那個洋娃娃格外顯眼,與戰爭的殘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婦女和小朋友沒有丈夫及爸爸陪伴在旁,那是因為在戰爭之初,烏克蘭規定成年的烏克蘭男子暫時禁止離開國境。

戰事當時已經爆發了一個月,仍然陸續有不少烏克蘭人來到了波蘭這一端。

我在邊境之處認識了一位現居台灣的烏克蘭人Oleg,當得悉家鄉爆發戰事之後,已經離開家鄉10多年的他,很快決定要從台北飛到波蘭的邊境當義工,提供能力所及的協助。在抵達邊境之後,我才發覺語言是最大的溝通障礙,幸而獲得Oleg幫忙翻譯,讓我能夠更進一步去了解那些烏克蘭人的故事,有逃離家園的人、也有嘗試回去烏克蘭的人。

打贏這場仗 為世界而戰

18歲的烏克蘭少女Bogdana 與母親於3月底離開家鄉Vinnytsia,打算前往愛爾蘭,「雖然我的家鄉沒有基輔、馬里烏波、哈爾科夫等地危險,但幾乎每天早上4點20分都會聽到火箭的噪音,我感到很害怕。」離開家鄕之後,她們在西部城市利維夫先逗留了數天,才去到烏克蘭的邊境關口,Bogdana 說在該處排了差不多十個小時,才能入境波蘭。

18歲的烏克蘭少女Bogdana 前往愛爾蘭。(李雨夢攝)

她的父親是一名軍人,留在烏克蘭為國家戰鬥。對於父親,Bogdana 雖然感到擔憂和焦慮,但她仍然以父親為傲,「烏克蘭人很勇敢,我們一定會獲得勝利,只是仍然需要一些時間。」不少離開烏克蘭的人,心裏仍然期盼待戰爭結束之後,能夠重回家園,Bogdana 也不例外,「事實上,我並不想離開我的國家,目前只是被迫要離開,待戰爭完結之後,我希望回去烏克蘭。」

同樣盼望能在戰爭結束後回家的,還有58歲的Natalya。Natalya原本居住在基輔地區附近,基輔是其中一個遭到空襲的地方,在戰爭爆發之後,她一直感到很害怕,「我居住在切爾諾貝爾那裏,當轟炸發生的時候,我覺得很恐懼,不知道怎樣去形容那感覺。」後來,她去了中部城市切爾卡瑟,在朋友處逗留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再次踏上離開的路程,「現在我的孩子跟孫兒仍然在切爾卡瑟,我是獨自來到波蘭這裏的。過去的一個月,我幾乎無法入睡,在切爾卡瑟也有轟炸,我們都需要走到防空洞裏躲避。失眠、焦慮,這太可怕了」。

Natalya 居於在切爾諾貝爾附近,開戰之後她活在驚惶之中。(李雨夢攝)

Natalya 希望之後能夠前往意大利,她在那邊有朋友,也希望能在當地找到工作,待戰爭結束之後才回去烏克蘭,「我想告訴烏克蘭的軍人們︰請保持耐性,堅持直至勝利的一刻,那不只是為了烏克蘭的勝利,同時也是為了全世界。」

有人離開,也有人選擇回去烏克蘭。

家鄉在首都基輔的女子Jalyna,在離開了烏克蘭之後半個月,決定要回去基輔,把家裏的兩隻狗帶到安全的地方,「我的家裏總共有四隻狗和一隻貓,之前已經帶了兩隻狗過來,現在嘗試回去是希望能把剩下的動物都帶去安全的地方,我知道我需要去拯救我的動物。」

雖然打算回去後再離開,但Jalyna也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我有想過,如果我的狗不願離開,我會留在基輔。我並不擔心,最主要是不要恐慌,預備能夠準備的事情,並且把一切都安排好,就只是這樣而已」。

Jalyna 為了家中的動物回家。(李雨夢攝)

貌似冷靜的背後,提到在家鄉所認識的人們,她不禁抽泣起來,「我的朋友跟他的孩子在基輔被槍殺,另一個朋友在轟炸的時候喪生,我希望普京的軍隊趕緊離開,我只是希望這場戰爭能夠盡快結束。」

在這邊境之地,聽到烏克蘭難民們的故事,她們雖然對家鄉裏所發生的一切感到傷心及難過,但另一方面,那種對於國家勝利的期盼與想像,都能令人感受到她們的堅強,以及想起烏克蘭人面對俄羅斯入侵那種抵抗、不服輸、不認命的姿態,總統澤連斯基亦親身領軍上陣、共同抗敵的領導氣魄。

面對強敵,烏克蘭人所展現出來的抵抗精神,無論是2013年發起的那場廣場革命、最終導致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下台,以至如今面對俄羅斯的入侵,展現出來的姿態及勇氣、對強權的不屈服,使得「榮耀歸於烏克蘭」的這句口號,如此擲地有聲。

  1. 俄羅斯總統普京清晨發表軍事演說 向烏克蘭響出第一炮 137烏克蘭國民人亡
  2. 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從烏克蘭戰火看兩岸關係與暗湧
  3. 烏克蘭國家保衛戰 國民肉身阻坦克 副總統徵IT精英抵抗假新聞
  4. 再沒有安全的國土 他方的烏克蘭人: 戰爭由一少撮瘋狂的人發起,烏俄人都不需要理解戰爭原因
  5. 自組民兵、製汽油彈、運送物資、打國際線—戰火中,深信勝利終歸我們的烏克蘭青年
  6. 經歷兩次革命的前烏克蘭記者Victor Tregubov:這不止是一場在戰場上的戰爭 也是資訊之戰
  7. 俄烏戰進入第二周 來自戰地的聲音:圍城戰下的人道危機
  8. 獨立記者基輔報道 — 俄軍轟炸超市 全民進入互不信任的戰爭狀態
  9. 記者走進基輔醫院 : 滿佈導彈地雷的基輔 藏不了的傷痕
  10. 前台灣軍人一心往烏克蘭當志願軍 滯留在波烏邊境
  11. 俄羅斯獨媒停運 尚保獨立民調 :「軍事行動」依然是國民的興奮劑
  12. 在哈爾科夫的角落聆聽牧師的悲慟 :向神禱告 如何寬恕我的「兄弟」
  13. 烏克蘭重奪哈爾科夫 留守的俄語青年:沒有「法西斯主義者」想殺了我
  14. 獨立記者在烏克蘭  Kaoru Ng 懷着香港疑問踏進戰場
  15. 走到波烏邊境現場 等待回家的人們
  16. 【俄烏戰2周年】獨立記者在烏克蘭 :民眾士氣低落倦戰,有逃兵疫趨勢

李雨夢

HK FEATURE 誌 — 獨立記者
PAYME支持獨立記者
目前旅居倫敦。前《蘋果日報》記者/主播,曾為《明周文化》專題組成員。願能在亂世中守護真相。

返回

獨立記者在烏克蘭  Kaoru Ng 懷着香港疑問踏進戰場

繼續

 悠長深䆳的海 陳梓桓:島之憂鬱, 一切來自對「香港人」的思考

最新

花蓮大地震 震垮觀光業 鳳梨運輸成本漲一倍

在這次花蓮地震中,太魯閣國家公園是重災區之一,多條著名步道出現落石坍方,包括砂卡礑步道、白楊步道等。 太魯閣國家公園佔地9萬2千公頃,橫跨花蓮、台中與南投三個縣市,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勝地。台灣政府內政部

「戰貓」救不了台灣鳳梨 兩代農夫站在政治分岔口 

廣東人稱鳳梨為「菠蘿」,農夫說好食的「菠蘿」,不能太綠,黃中帶青代表又甜又多汁。世人為鳳梨添上政治顏色,對岸為進口設關卡;台灣政府在補助政策上亦築起堡壘,自由貿易潮流不再,花蓮鳳梨應如何自主?1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