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話香港餐飲業「返嚟」!? 租金上漲 8月人氣食店排隊結業

一日三餐宣布結業,不少食客感可惜。

近日倡「把香港的夜市搞活搞旺」的財政司長陳茂波指,私人消費和訪港旅遊業在上半年錄得增長。不過,近日不少商店相繼傳來結業消息,包括由前公民黨成員譚文豪及林瑞華合夥經營的「一日三餐」。「一日三餐」在社交媒體發貼文指,因應食材價格不斷上升,人手持續不足,加租安排亦令經營倍添壓力,宣布將於9月30日結業。

除了「一日三餐」,太子戰前唐樓「志記海鮮飯店」與佐敦「濃姐石磨腸粉」紛紛宣布光榮結業。上述兩間食肆同樣面對加租壓力,前者「志記」老闆更向傳媒透露業主加租一倍。香港晚市不再,入夜後人流少,香港人到海外或北上消費,成為小店的催命符。

店員嘆經營成本高 疫情後骨牌式倒閉

儘管餐飲業總收益和訪港旅遊業錄得增長,不少商店表示經濟復甦緩慢,不敵經濟壓力宣告結業。「一日三餐」上周三在Facebook指,因應食材價格不斷上升,人手持續不足,加租安排亦令經營倍添壓力,宣布將於9月30日結業。在「一日三餐」工作的Z先生表示,餐廳經營成本很高,薪酬停滯增加招聘的困難。他續指,街道上的「吉鋪」愈來愈多,經濟前景不明朗,外國遊客數量大不如前,本地人的消費力亦比從前低。面對結業,他坦言感到不捨,「始終做得耐會有感情。」

熟客「肥妹」得悉餐廳快將結業,便馬上相約朋友到餐廳用膳。她留意到早前有報道指餐廳被業主加租25%,她形容結業是「無辦法」之下的決定,「香港又再多幾間吉鋪囉,已經成街都係。」

「好可惜,好突然。」每星期數次光顧一日三餐的Ann,最喜歡吃店鋪的蒸肉餅以及早上的西式早餐。她表示,一日三餐是該區為數不多的「黃店」,而且性價比相對高,對於餐廳突然結業感到相當不捨。

「好像最近有個風氣,就算是開關、疫情減退,一般市面經濟好像無復蘇跡象,很多小店相繼倒閉,『一日三餐』突然說不做真的可惜。」Ann說。

傳出「一日三餐」結業消息之後,引來食客排隊。(任葆穎攝)

女人街冷清 共14間「吉鋪」

早前有報道指,「一日三餐」在六月被業主加租25%,並以10萬元續租鋪位。「一日三餐」店主不願透露是次加租升幅。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季度資料顯示,「一日三餐」附近3間鋪位租值估價,跟2020/2021、2021/2022年度相比,租值升幅約一成,疫情時期經營者已在捱10萬租金。

記者傍晚7時到女人街觀察,由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一帶,共錄得14間空置商鋪,當中近奶路臣街更有連續3個鋪位丟空,另外記者亦留意到有9間非食肆的零售店早於晚上7時關門。人流方面,目測約有六成為本地人,其餘為外籍遊客。

開關後,明顯多了旅客,但食肆向記者表示生意沒有明顯好轉。(任葆穎攝)

回復到2018年 小店睇淡前景執笠

陳茂波於本月13日在網誌表示,私人消費和訪港旅遊業有明顯增幅,預計仍是本港下半年的主要經濟增長動力。私人消費開支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第二季比第一季增加3.9%。食肆總收益按年上升24.3%,回復到2018年同期逾九成半。旅遊業方面,7月訪港旅客人數約360萬人次,按月上升超過3成,內地遊客數量已恢復至約疫情前7成。

記者進一步翻查政府統計處資料,港式茶餐廳屬中式菜館類別,資料顯示2023年第2季(第五波尾聲)與2022年第2季比較,中式餐館的總收益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上升29.2%及24.4%。按飲食業總收益數字分析,香港飲食業看似正在復蘇,但包含物價、租金上漲與人手短缺等因素,不少小店仍選擇在中秋前結業,看淡香港前景。

過去《誌》報道疫情期間女人街凋零的情況,開關後重開的店鋪增多,但依然有14間吉鋪。(任葆穎攝)
返回

那些年黃耀明、葉劉淑儀在同一大氣電波下 梁兆輝:《自己人》化整為零 同志平權以後靠「自己人」

繼續

協義興繡莊林美倩 冬暖夏涼 念絲棉被的溫度

最新

【聾人求診記】疫情間我患上驚恐症、患癌

鍾志強慘劇揭示聾人在醫院應診與住院的溝通問題,當中醫院手語傳譯服務安排、家人陪診的角色、視像傳譯的必要性均需要更多討論。《誌 HK Feature》找到曾患情緒病的聾人,兩位受訪者均透過手語傳譯員向記